网站首页 > 名家专栏> 文章内容

名家专栏柳已青:萧涤非 山大教授曾是运动健将

※发布时间:2020-9-24 22:56:54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他是大学足球队队长,创下的百米纪录直到建国后才被打破;他是杜甫研究专家,被称为20世纪的杜甫;他两次在山东大学任教,是中文系四大台柱子之一。他就是著名学者萧涤非,1933年开始在山东大学执教,一教就是近60年。我们来看一看萧涤非在青岛的逸事。

   1926年,萧涤非以优异成绩同时考取大学和东南大学(即中央大学)。因慕梁启超之名,遂入大学中文系。

   大学非常重视体育,中国近代体育教育的马约翰教授执教,学校,体育成绩不及格,不发放学士学位证书。在这样的氛围下,萧涤非不仅学习全优,而且是一名体育健将。他创造的11秒1的大学百米纪录,一直保持到解放后。

   萧涤非还是大学足球队的队长,曾获得过华北足球大赛的冠军。当时在就读的余冠英、吴组缃,还有季羡林、李长之都是他的啦啦队。北平的体育新闻中,常有萧涤非的名字。1930年,萧涤非以4年平均在8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,免试进入研究院。在研究院,萧涤非先生得到著名汉乐府学家黄节先生的指导。3年学习成绩全部为最优,的同学半开玩笑地送他一个刻有状元二字的铜墨盒。这个墨盒一直放在萧涤非的书桌上,陪伴他终生。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《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》于1943年出版后,被誉为乐府文学之最佳通史,通人至论足以振聋发聩。

   1933年,经黄节先生推荐,萧涤非到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。当然,山东大学足球队也添了一员猛将。这一年,萧涤非27岁,从此,与山东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他在山大开的第一门课是四年级的必修课词选,此外他还开了乐府等课。诗人臧克家是萧涤非的学生,而臧的年龄比萧涤非还大几岁。

   1934年考入山东大学的何炳棣,后来成为海外著名的历史学家。在他回忆山东的求学经历时,特意提到了两位中文系的老师。一是游国恩,一是萧涤非。在他的记忆中,大一的国文是游国恩教授主讲。游国恩是楚辞专家;萧涤非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专家。

   萧涤非在青岛和老舍结下深厚友情,两人的友谊,在文坛留下佳线年的一天,老舍先生在青岛与萧涤非下馆子小酌。萧涤非带去一只聊城熏鸡,当下酒菜。老舍品尝后,称赞道:别有风味,生平未曾尝过。当得知这种聊城特产尚未命名时,老舍便说:这鸡的皮色黑里泛紫,还有点铁骨铮铮的样子,不是挺像戏里那个铁面的黑包公吗?干脆,就叫铁公鸡。此事传开后,聊城的熏鸡也就这样得了个铁公鸡的名儿。

   1936年秋,萧涤非将要和中文系毕业的黄兼芬结婚,新娘黄兼芬是江西武宁县人,出生于一个茶商家庭,是著名爱国将领李烈钧的外甥女。就在婚礼举办那一天,萧涤非却突然被校方无理解聘,不得不在结婚当天离开青岛南下。就在萧涤非夫妇乘坐的列车即将开动的时候,车窗来一阵急促的喊声:涤非!萧涤非惊奇地发现,来者是老舍。只见他右手拎一根文明棍,左肋下夹着一本书。涤非,弟妹,我是来参加你们婚礼的。老舍气喘吁吁地说着,将夹在右肋下的那本书递上,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结婚礼物。萧涤非很激动,接过一看,才知道是刚刚印出的老舍新著《牛传》。真是:黄海海水深千尺,不及老舍送我情。

   老舍成了萧涤非婚礼上的唯一来宾。这本《牛传》则是萧涤非新婚时收到的唯一礼物。后来,为了校方无理解聘萧涤非,老舍竟然退掉了山东大学给他的教授聘书。老舍先生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心肠,令萧涤非刻骨铭心。 七七事变后,原来聚集在山东大学的大批学者和作家,星散在大西南。1941年10月底,老舍结束了云南的和休养,打算要回重庆,在青云街靛花巷3号等外出的杨振声,邂逅在西南联大任教的萧涤非。两位在青岛的老朋友,此刻相聚在昆明,萧涤非不禁狂喜,老舍也笑逐颜开。萧涤非说起当年老舍的送行和唯一的礼物,老舍摆摆手,认为不值一提。

   1947年,萧涤非重返青岛,在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授。1951年3月,山东大学与华东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大学,著名哲学家、史学家华岗出任新山大第一任校长。1958年,著名教育家成仿吾出任山东大学校长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山大迎来第二个黄金时期,萧涤非和冯沅君、陆侃如、高亨,被称为山大中文系四大台柱子。

   萧涤非是《文史哲》的主要创办人之一,曾担任过文史哲编委会的副主任委员。1954年《文史哲》第四卷第四期,发表了山东大学中文系1953年毕业生李希凡、蓝翎《关楼梦研究简论及其他》的文章,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。李希凡、蓝翎是萧涤非的学生。 1956年夏天,臧克家同张天翼、艾芜、同志一道来青岛避暑,山大的同学们听到消息,邀他们到学校讲讲话。最后约定在中山公园小聚,结果还是到了二三百人,在草地上环坐,萧涤非致欢迎辞。他说,读其书不知其人,可乎?把几位作家介绍一番。大家畅谈文学和人生。

  梦见拉屎在裤子里

   谈起萧涤非和臧克家,两人之间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。萧涤非和臧克家亦师亦友,多年来函件往还,臧克家对萧涤非的杜甫研究和广博的学识非常钦佩,写信时,总称他涤非先生,紧接着解题道:先生,非客气之称,重道之谓也。萧回信了臧,不许他再称先生。从此,臧以同志代替了先生,但还是称您,萧又道:何必多此一心?!以后,两人在信中就你我相称了。

  

相关阅读
  • 没有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