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行业资讯> 文章内容

一个8年资历的商务影评人告诉我月入六万是扯谈

※发布时间:2018/6/23 7:54:17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六年前,一则“影评人月入超六万元”的爆料引发全网热议。大家一方面在猜测,这位靠贩卖影评就能发家致富的神秘人士究竟是谁,另一方面也对国内影评人的职业素养与存在价值产生了种种质疑。

  六年过去了,信息量爆炸、大数据泛滥的今天,观众对传统影评人的依赖日渐减少。而当初那群被网友戏称为“高级水军”的商务影评人,更是陷入一种尴尬境地,前期点评无人问津,影评内容千篇一律,在行业内的存在感越来越低。

  老郭便是一位活跃在电影圈子的知名影评人,长期接洽各种商务类的影评合作。凭借多年的资历与丰富的经验,如今他也算是这个特定群体中的代表人物。

  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们联系上这位资深的商务影评人,约在一间僻静的咖啡屋,坐在一起详细地聊了聊他本人与这个圈子的诸多往事,自然,少不了那次“月入六万”事件。

  每天早上7点,老郭会准时起床,有时要负责送孩子上学。孩子走后,他上午便在家里随意拉拉片、看看书。下午有片方邀请提前看片就外出,没有的话就窝在家写东西。

  甲方确认无误后,他就将这些长评、短片掐着不同的时间点,陆续发布在个人的社交平台上。微博、豆瓣都是其频繁发稿的主要阵地。

  他一年中有300天是这样度过的,其余的时间里,有三、四十天待在老家,还有二十天左右会在外地出差,“很少出去旅游,可能也就过年的时候玩玩,更多的情况就是去外地参加活动的时候,顺便在当地转转。”

  每天宅在家里,日常的休息时间只有5个小时,中间还不午休,平时几乎没有运动,很难想象他是如何保持充沛的精力与旺盛的创造力。

  老郭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补给法,“我喜欢看书,每天大部分时间也都花在,我在书里得到的愉悦程度,比其它东西强多了。”

  他说自己每年最大的开销就是买书,从1994年开始,家里的藏书已多达8000多本,垛起来有十来个立方米。走进他家,最大感受就是,会被倒下来的书砸伤。

  在他看来,广泛的阅读对影评写作也很有帮助,“很多电影都会涉及到文学、哲学这些东西,所以你必须也要懂。”

  但私好不能当饭吃,世界常常与现实状态相对立。对这群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影评人来说,潮流的发展成为了大部分人的共识。

  2010年左右,随着资本介入市场,一批迫于现实压力的影评人,慢慢开始接洽更多商务类的合作,为片方或宣传方讲一些漂亮的“场面话”。

  关于商务影评合作的起始时间点,行业内的普遍说法都是在2010年《阿凡达》在中国上映之后(这锅不要詹姆斯。卡梅隆背)。

  8年前,卡梅隆的这部科幻巨制在国内疯狂收割了13.3亿人民币票房,令中国电影的一众业内人士目瞪口呆。大家怎么也没想到,中国的影市居然能炸出这么多的钞票。

  “《阿凡达》上映之前,中国电影的产量偏低,当时内地市场票房的最高天花板也就是4亿。《阿凡达》上映后,整个(内地)电影生态改变了。”

  一旦发现市场还有无穷的潜力可挖,产业内的头部便了各种资本化的运作,其中自然包括了对影评人抛出的橄榄枝。商务合作的流程无非两种,要么是电影的宣传方直接联系影评人,或者是由一个资深影评人牵头,拉着同行一起帮宣传。

  老郭便是最早一批商务影评人中的一员,“那时基本上活跃在线上的影评人都进入了这个(商务合作)模式,哪怕这两年有些人不怎么写了,但当年都是参与过的”。

  最初阶段,他每个月接到的商务类影评还只占稿量的一半,另外一半都是来自电影、报刊的约稿。但随着新迅速上位,传统迅速“死亡”,老郭每个月接稿的天平开始更多向商务合作的方向倾斜。

  据他回忆,这样的转折发生在2012年左右,正好就是网上爆发“红包影评人月入过六万”争议的时间点。可见,一个行业或一群人的重大改变,从一开始就被清晰捕捉到了。

  如今,商务合作已成了老郭每个月的主要收入来源。据他介绍,自己目前每个月的出稿量在20篇左右,其中有15篇是商务影评,其余是一些固定平媒的专栏写作。

  谈起每篇商务稿的价格,老郭称这么多年来都是一个固定价,“五百到一千不等”,加上杂七杂八的稿费,他平均每个月的收入可以在两三万左右。

  当然也有例外,最多的时候一次合作能拿到“五千到一万”。但这样的好事,往往都是出自一些外行的“跨界公司”之手。

  “比如,前几年一个有名的功夫电影,本身背后就涉及了一些传销、金融方面的问题;又比如,一个在电影圈玩票的富二代,为了捧红一个女演员,召集一帮影评人吃个饭、帮忙做宣传,人家本来就有钱。”

  当被问到酬劳越高的商务合作是否对的要求也越高时,老郭笑称,越有钱的老板要求越少,费用越低的反而要求更多。

  1998年偶然的一天,当时还在老家农村做数学教师的老郭,进县城办点事。在县城里,他第一次看到了VCD盗版碟。出于好奇,他随便买了几张。不过当时的VCD机太贵,家里并没有。他还特意跑到有放映设备的同事家里去看。之后,老郭彻底迷上了电影。

  90年代末,引进片来袭,VCD大规模进入市场,越来越多的普通观众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到,原本只能出现在影评里的中外经典作品。伴随着“电影”走坛,代表精英文化的传统影评人陆续消失在大众视野,一批迷影向的民间影评人开始无意识地滋生在全国的各个角落。

  2002年的一天,他又偶然发现城里新开了间网吧。每次为了上网,光骑车来回就要100里。通过网吧,他第一次认识了互联网这个新生媒介。

  在网络瞎逛的日子里,他又结识到一群有相同迷影爱好的朋友。大家常常聚在论坛中讨论电影、发表评论。久而久之,这个圈子中的意见,也就自然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影评的最早开拓者。

  老郭是一个标准的机遇主义者。他能精准地抓牢人生中的每一个“偶然”,然后顺着时代的发展,成为自己心中一直向往的“者”。

  看上去是出于兴趣爱好的使然,但其实却是一个绝佳机遇下的现实考量。2004年左右,正好是一个在电影工作的朋友告知他,公司有人离职空出一个岗位,问他要不要来试试。他二话没说,就去这个社当了编辑。

  当问起为什么不做教师时,老郭干脆利落地回答:“教师很累,工资又低,每个月都入不敷出。”但电影那时可是高收入行业啊,“刚入行的就能有五、六千,稍微勤奋点月入过万也行。放到现在,也不过是这个水平。不过,十几年前这就算很高的收入了!”

  有趣的是,同一期,曾经混迹在论坛里各民间电影评论者,也不约而同地从五湖四海纷纷北上。他们慢慢凝聚成一个新兴的影评人江湖,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期待与野心。

  干了两三年的工作后,老郭又来到了人生的另一个节点——做一个影评人。这依然是一次“计算”的结果。当发现传统行业日渐衰落,行业待遇停滞不前的时候,他毅然选择放弃有稳定收入的正职,投身进入职业者的行列,成为了一名靠约稿稿费过活的影评人。

  凭着早年积累下来的人脉与行业经验,老郭在影评人圈子内混得风生水起。据他介绍,刚开始接稿时,跟市面上90%的平面都有过合作!每个月固定的约稿就有二十多家,再加上一些,平均月收入能达到两三万。这个数字,在十年前的,可以活得比较潇洒了。

  这段与传统合作的时光,是让他感觉最舒服的日子。可以创作,表达观点,零,收入还稳定。如果可以一直这样下去,固然是能提前步入小康了。

  但时代的变革,从来都是不容喘息。资本的迅速介入,让靠着传统行业吃饭的影评人又面临着一次抉择。他们中有人选择了转行,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转型,成为靠利益交换为生的商务影评人,比如老郭。

  2012年12月,影评人“木雕禅师”在微博上爆料:“今年影院上映电影??八成亏本,然影评人赚得盆满钵满,有影评人月收入超过六万??”各大随即报道了这则新闻,立刻引发了全民的关注与讨论。

  其实早在几个月之前,《南都娱乐周刊》就已做过一期有关中国影评人的深度调查,当时取的副标即为“红包越收越多,评论越写越假?!”

  多年之后,再次聊到那桩“月入六万”的旧案时,老郭表示根本就是一个不实消息。据他了解,2012年的时候,那批活跃在线上的那群商务影评人,拿到的“红包”基本上都差不多,就算是那些商务牵头的湖,也是跟大家拿同一个价,“大家都是一帮朋友,很少有人特别多。”

  他还具体分析了一下:“平均一篇商务稿800块,如果要月入六万,一个月就要写75篇。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哪个月能有75部电影上映啊,所以这肯定是不可能的,是开玩笑的事。”

  当然,也不排除一些特别有名气的大牌“网红”,但老郭认为这些人并不能被划入商务影评人的圈子中,“(拿得)特别多,说明人家能力更强,肯定也转行了。圈子永远在变,有些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,迅速成为头部大号,有人还跟当初差不多,我们大多数人都和原来差不多。”

  在那之后,更习惯称他们为“红包影评人”。一提到这个名词,网上都是铺天盖地的与,不乏人身。

  但老郭扛得住,甚至,丝毫不受影响,“看这些的时候,你一定要脱敏(指不或无反应),但如果你过分,就不知道该怎么了。”

  同时,他还认为“收红包”是一个影视行业最普遍的现象,“圈的记者、学院派的教授,参加电影活动、研讨会时都会收红包的。”

  此外,他还举出,“红包”只是商务中的一种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“利益交换”,甚至“大佬之间的心心相惜”等各种方式的合作。

  在如今的资本大下,他认为几乎没有人能做到独善其身,“这么多年下来,敢说从来没参与商务合作的,绝对不超过5个,没拿过的我是真服。”

  老郭在交谈中反复强调“影评人对我来说,就是份工作”,所以他的想法往往会更加的现实。就好比成为影评人后至今的8年里,他从来没有为个人社保交过一分钱,“这是个数学问题,你60岁退休了,大概要活到73岁才能把交到的钱拿回来。我感觉自己活不到占保险便宜的时候”。

  不过,当我问起8年的商务影评人生涯,会不会让他对这类“虚假”影评产生时,他却巧妙地避开个人的感受:“任何行业的老油条都会,你也只能调解自己。”

  第一,商务影评人对于电影宣传片的价值越来越小。就拿老郭举例,他的商务影评一般都在微博与豆瓣电影这些平台上发布,但实际的评论数与热度都极低。

  据知情人士透露,如今行业内的很多宣发公司都开始减少与影评人的商务合作,更多的是一些刚入行、急需打出知名度的新公司还会采用这一模式。

  第二,一味的说好话只会更加降低公信力。商务合作就意味着在前期口碑中不能打低分,最明显的就是豆瓣评分。一些品质堪忧或者卖相不佳的国产片还未上映,评论区里就出现了这些影评人的交口称赞。

  一方面,在这个“全民皆是影评人”的网络大爆炸时代,所谓专业影评人的权威被大幅度削弱;另一方面,国内目前线上活跃的影评人中,大多数都是90年代末那批由民间影迷转型过来的,论专业水平与艺术品味,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

  对此,老郭也对影评人这个行当的未来产生了一些担忧。首先,他觉得未来是一个讲究大数据的时代,“头部电影的占比越来越高,一年生产1000部电影,可能其中十几部电影就贡献了90%的票房。到最后,有可能就会不再那么需要影评了。”

  其次,他对国内的整个电影市场存在一丝疑虑,“90后的人数比80后少了30%,00后又比90后少了30%,没有人口了,电影谁去看呢?未来手游、家庭影院、VR电影占据了主要娱乐市场后,又有谁会进电影院呢?到那时,大家也不再需要影评,看电影这件事本身就只是一种体验。”

  当问到有过再次转行时,他笑着说先安稳待着吧,一来自己比较懒,二来身体也不是太好。目前的影评人工作,已经是他最满意的“”状态。

  但老郭最后又补充了一句说:“转变也不是不可以,我向来换行业、辞职啊,都很干脆的。”毕竟对他来说,影评人归根结底就是一份混饭吃的行当。

  笔者起身才发现,全本冷清的咖啡厅里已是密密麻麻,年轻人三五成群,出来觅食,吃完之后,他们又将回到写字楼里,继续讨生活。

  本文由325棋牌 (www.325games.com)整理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