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名家专栏> 文章内容

月涌大江流——从美学视角看的书法人生

※发布时间:2020-10-27 2:54:03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没有想到,写先生的第一篇文章,竟然是关于他的书法人生。相对于他文采飞扬的新闻作品,我对书法的开始了解和持续关注,时间既晚,理解也要肤浅得多。

  那是5年前的春天,我出差到南京,蓦然在一份《现代快报》上,看到了整版书法作品的展示和评介文章。言恭达、孙晓云、管峻等当代书法名家都撰文给予了很高评价,这才知道的书法,竟已有了如此深湛的造诣。

  时光荏苒,往事如烟。是把我带进的领人,又是手把手教我新闻采写的启蒙老师。那是1996年仲秋,即将大学毕业的我,进入分社实习。一同实习的5人中,既有牌子很亮的学生,也有新闻系的科班学生。作为中文系学生,我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。巧合的是,时任分社副社长的,挑选了我作为唯一的文字记者,参加了他领衔带队的“走进西海固”调研。

  带着调研小组,从银川出发,过同心、海原,至固原、彭阳,进隆德、西吉,深入中国最贫困的“西海固”地区,历时月余、行经八县,用最深刻、最直观、最真实的故事和图景,给即将开始新闻生涯的我,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职业洗礼,涂上了真实中国的从业底色。

  那时的大学中文系,虽然也开设写作课,但更多的是论文和公文的写作,我甚至连“消息”的概念都搞不清楚。我和一个月的朝夕相处间,先生对我耳提面命,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、选题策划的取舍,到采访作风的刨根问底,乃至新闻写作的一丝不苟,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“扫盲”。可以说,这为我以后新闻道打下了的基础。多少年来,先生都是我景仰和学习的榜样。

  难忘秋风中六盘高峰上的层峦叠嶂,难忘夕阳下萧关古道边的缕缕炊烟,难忘采访车里一次次的谆谆,难忘台灯底下通宵达旦修改的情景……在的悉心指导和提携下,我较快地完成了从大学向社会的转轨、从中文系学生到新闻工作者的过渡,更有幸进入了这个中国新闻的最高。

  我的老家在甘肃定西,号称“中国书画之乡”。而我除了在师范上过几节书法课之外,对于书法,着实是个门外汉。但《现代快报》上刊登的先生一幅幅书法作品,那灵动飘逸、卓而不群的一撇一捺,仍然让我难以释卷。可谓一份,反复品赏,几多话长。

  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此后,每有先生的书法作品展出,我是逢展必到。我和的交往,也因为书法的缘故,竟也比过去多了起来。

  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做诗也会吟”,先生的作品看得多了,耳濡目染间,竟也有一些独特的体会。那些充满生命张力的点捺勾撇,那些优雅清丽、飘然洒脱的泼墨留白,让我不吐不快,以至于有种想写点东西的冲动。

  的书法,已有多位书家从不同专业角度给予了评价。我只能从和作为师生的交往中,不揣,窥管知豹,尝试解读一下先生书法作品中的美学意韵。

  欣赏的书法,脑际总会萦绕着一首杜子美的诗 :“星垂平野阔,月涌大江流。”杜甫的诗,多沉郁顿挫,惟独这两句,却颇具李白之风。正如杜甫的这两句诗,先生的字,月涵平野、江吞星辰,融于自然、寓澎湃于,“十年磨一剑”的,都静静地流淌在笔端纸上,风行于水,自然成文。

  月光汹涌,大江奔流。之道,皆法自然。恰如杜甫的诗,(道)、(涌)和自然(流),我以为是欣赏书法的三把“钥匙”。

  曰 :道法自然。又曰 :道可道,非常道。此道者,就是“实事求是”中的“是”,即隐藏于自然背后的规律。规律从哪里来?如何认识和把握?无疑要通过后天的勤奋学习和孜孜以求。

  先生出身西北。陇右之瘠,甲于天下,却孕育了秦文汉赋唐诗,文化底蕴,厚重如脚下黄土,似身边荒漠,绵长若眼前黄河。你若走进任何一户陇中人家,即使穷到家徒四壁,墙上总会挂一幅字画,多数人家的门楣上,都刻着“耕读门第”的字样。那些长满厚厚老茧的手,忙时操持铁锹锄头,闲时研墨挥毫伺弄书法。这种物质与的悖论,在温饱刚刚解决的中国大西北,孕育出了一个个“书画之乡”。

  便是在这种尚读文化浸润中成长。他和我聊起幼时练字的经历 :把拣来的废电池砸破,取出里边的石墨棒,再削尖一头,便是一枝完整的“笔”,大地为纸,碳棒为笔的书写由此开始了。900多年前,欧阳修的母亲也曾以沙为纸,以荻作笔,画荻教子。历史的本质是相通的。物质的匮乏,从来就羁绊不了的奔放。

  家里节衣缩食,给置办了纸和笔,一本祖上流传下来的欧阳询《九成宫醴泉铭》,也被他从尘封中。更为幸运的是,远房一位叫吴三省的启蒙老师,是乡间闻名的“书法家”,他给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。回忆起这些,先生至今不能忘记吴三省老师对他的鼓励和鞭策: “孩子孩子不要夸,你给我写个‘飛鳯家’。”

  参加工作后的,从到甘肃分社,主政一方,案牍劳形,特别是担任秘书长十年间,这种“大管家”的身份,其忙碌和辛苦可想而知。但稍有闲暇,他始终临池不辍。有次假日我去拜访,看到他身着便装,腰里系着一条手掌宽的“腰带”,正在伏案临帖。他解释说,年龄大了,站一天,腰受不了,只好“绑”起来。说到动情处,他伸出右手无名指,只见握笔处,结起了厚厚的老茧!那块指甲盖大小的厚硬老茧,便是先生勤奋习字的最好。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中国书法家协会副孙晓云评价说 :“先生的字,优雅、秀丽,颇具文人风骨,有传统的姿态与在碑帖中流连忘返所汲取的营养。”“他的作品展示出的是对中国几千年来书法艺术的循规蹈矩。”“先生对于书法的勤勉常稀少和珍贵的,他走的是一条正的、传统的子,也是一条的,让人非常和钦佩。”诚哉斯言!

  从幼时的石墨为笔,到后来的博采众长,及至今日的自成,几十年笔耕不辍的扎实功底,让深得书法之“度”。这个度,也一如杜甫的诗,是“无一字无出处”的严谨有度,是钩捺点撇、提笔运气的张弛有度,也是出神入化、融会贯通的取舍有度。

  为人为文为书的另一个特点,是涌动的。先生出身广袤西北,见惯大漠孤烟,长河落日,性格里流淌着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的豪情,反映在书法作品上,自然也是难抑。可以佐证的是,退休前夕,他自己填词并书写的《江城子·六十感怀》:“六十春秋意如何?拥大漠,越长河。情润笔底,厚土黄天泽。千里京城考,功与过,任评说。纵然离岗聚散多,新华人,梦魂接。伟业继承喜看后人杰。料得儿孙绕膝日,狂泼墨,再欢歌。”

  的,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他喜欢文学,曾是名噪一时的散文专栏作家 ;他喜欢美酒,总有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的豪迈 ;他喜欢运动,似乎蕴藏着永远都用不完的,等着他到球场去“挥霍”;就连新闻报道中中规中矩的“新华体”,在他的笔下,也诗意盎然 :《踏破贺兰山阙》《重塑塞上江南》《情满古堡》《魂系大漠》《一句行难几多话沉重》,读一读题目,便能文中激荡的是何等的豪气与情怀。

  和打过交道的人,都会深深地被他的所感染。记得那年在西海固实习采访时,有天傍晚登顶六盘,遥望萧关古道,余晖深处,几家炊烟,不绝如缕。先生触景生情,倚车赋诗而忘归程。其情其景,虽已逾二十春秋,但至今历历在目,一如昨日。

  的书法作品,有诸多类似“倚车赋诗”般的佳作。但纵观先生的经历,他从年轻时起,就一直处于各个层级的领导者岗位,这不仅让他有充分的时间和阅历去琢磨和体验与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,而且如此砥砺也练就他融于之中,赋诗、为人。

  这样的人生历程,也恰恰暗合了艺术的成长之。先生曾对我谈起自己的书法之 :从横不平竖不直,到横平竖直,再到横不平竖不直。而禅所谓顿悟,也有“看山是山看水是水,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,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”的“三部曲”。

  正如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言恭达撰文所说,的书法,“追求厚重的笔墨文化传统与灵动的现代审美取向,寻释属于自己的艺术言语与视觉图式”。更值得称道的是,“以线条欹正、疏密、聚散、虚实之变化,抒展作者生命的活力与情愫,彰显作者文风儒道的丰富阅历与审美理想”。

  王国维先生概括人生“三境界”,从“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”的苦苦寻望,到“衣带渐宽终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的执著追求,再到“蓦然回首”的豁然开朗。当汹涌的,奔腾在的河道里时,便是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的艺术化境。

  月光涌动,大江横流。的书法,便是河道里涌动的澎湃、绚烂极致之后的平淡自然。品味先生的作品,一切都显得张弛有度、从容,所谓“羚羊挂角,无迹可寻”是也。但透过的表面,你又分明能感到一颗滚烫的心、一杯醇厚醉人的酒、一首澎湃的诗。

  清代刘熙载有云 :“写字者,写志也”“书法,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总之如其人而已”。是的,字如其人,挥毫泼墨之间,传递的是一个人的性情、阅历、和胸怀。

 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 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我以为,欣赏的书法,如果你看到的是和严谨,那么,你就能揣摩到他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的刻苦与执著 ;如果你看到的是怒放与,那么你读懂的是他“兴酣落笔摇五岳,诗成笑傲凌沧洲”的豪迈与不羁 ;如果你看到的是自然与,那么,你领略到的,很可能是他“登高壮观天地间”“素月分辉,明河共影,俱澄澈”的家国情怀和旷达胸襟。

  有一百个读者,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。每个人的视角不同,必然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。但是,这或许已经无关紧要。在我即将搁笔结束这篇文章时,欣喜地得知,先生被中央文史馆聘为首批特约研究员。获此殊荣,实至名归。因为,先生作为职业新闻人,为党和人民立言,情润笔底,佳作甚丰。如今“解甲归田”,书法又有自己的遵循:坚守传统,心存;自己高兴,受人尊敬。他说,这是老师苏适先生的,他将铭记于心,终生践行。(作者为高级记者、国内部总编室副总编辑、终审发稿人令伟家)

  ,男,同心人。高级记者。曾任分社副社长,甘肃分社社长、党组。2000年调新华总社工作,历任中国图片社总经理兼摄影部常务副主任,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,副秘书长,党组、秘书长。

  作为职业新闻人,在西北艰苦地区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,组织指挥、甘肃分社宣传报道的同时,亲自采写了千余篇(组)新闻报道,其中《与西海固》《税务干部的楷模——王振举》《为了陕甘宁的辉煌》《重塑塞上江南》《踏破贺兰山阙》《在哪里》《挺立潮头的回族商人》等大量荣获全国和地方新闻,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;《大西北民族教问题调查》《西海固地区灾情报告》《甘肃扶贫主战场陇南新观察》等数十篇(组)内参报道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肯定,有力推动了当地工作。

  文学创作为业余爱好。曾先后在《》《日报》《散文》《朔方》《鸭绿江》《新月》等报刊上发表小说、散文等百余篇(部),计50余万字。其中,中篇历史小说《西征烽火》和散文《月色漫上窗棂》《刘家峡水库纪游》分获第三、四、五届文学艺术优秀作品。

  本人自幼酷爱书法艺术。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中直及展览,并被《》《书法报》《现代快报》刊登。言恭达、孙晓云、苏适等书家曾撰文介绍本人书法作品,给予很高评价。近三年来,与何东君先生汇编了一套(四册)30万字的书法艺术研究文集《艺海拾贝》,受到业界广泛好评。测试你的前世今生

  

相关阅读
  • 没有资料